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施加压力,计划在2025年1月19日禁止该应用。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TikTok用户感到不安,开始积极寻找新的社交平台以继续他们的网络生活和创作。小红书因其与TikTok相似的短视频和互动社区功能,成为了这些用户的热门选择。

一、小红书为何成为美国用户新宠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限制政策,以“数据安全”为由计划封禁TikTok。整个TikTok APP上充满了离愁别绪,很多美国网友开始自嘲自己是“TikTok难民”,意思就是 “TikTok要没了,我们得找个新家”,自此小红书意外成为“国际书”。在小红书名为“tiktokrefugee”的话题下,现在已有约34万条笔记,总浏览量超过了4亿。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是一款兼具社交与生活分享功能的应用,涵盖了美容、购物、旅游、生活等各个领域。最初,小红书平台上主要侧重于用户分享海外购物经验,后来触及到消费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小红书的产品形态及产品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国网友的关注。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小红书一直被认为酷似Instagram,这也让外国网友们的入驻变得更加丝滑。近期,小红书也进行了改版,将评论、喜欢、收藏从底部换到了和TikTok一样的侧栏,这也有利于外国网友的无缝连接。另外,海外手机号可以注册小红书,这成为不少TikTok博主自发推荐小红书的一个核心原因。
二、 小红书:无心插柳的 “全球化” 样本
1.平台全球化
小红书之所以能成为这场实验的载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 “无心插柳”。与 TikTok、微信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不同,小红书没有专门打造 “国际版”,而是直接将国内版本开放给全球用户。这种 “简单粗暴” 的策略,反而让它成为了中外用户自由交流的平台。

- 没有 “国际版” 的全球化:大多数中国 APP 出海时,都会专门打造一个 “国际版”,以规避政治风险。但小红书没有这么做,它的服务器依然在中国,运营团队也以中国人为主。这种 “单版本” 策略,反而让它成为了全球用户与中国用户直接对话的窗口。
- 信息流的 “平权”:小红书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让普通人的声音得以传播。无论是中国用户分享的生活点滴,还是美国用户吐槽的高额医疗账单,都在这里得到了平等的展示机会。据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在 1 月 14 日后的 24 小时内,平台上来自美国用户发布的内容量增长了 500%,中美用户之间的互动评论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 中美老百姓的 “对账” 时刻:信息差的崩塌
随着大量美国用户的涌入,中美老百姓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 “对账” 时刻。工资、医疗、教育、生活成本…… 这些原本被信息差掩盖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工资对账:有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每月税后收入 2700 美元,但房租和水电费就要扣除 1800 美元,剩下的 900 美元勉强维持生活。而中国用户则惊讶地发现,美国的 “做三休四” 并非想象中的轻松,而是通过兼职规避劳动法的结果。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有超过 40% 的中低收入群体需要从事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工作来维持生计。
- 医疗对账:美国用户看到中国用户分享的医疗费用后,直接 “破防” 了。在中国,一次 CT 检查只需 300 多人民币,而在美国,同样的检查要花费 7000 美元。拔牙、救护车、医疗保险…… 每一项费用都让美国用户感到震惊。美国凯泽家庭基金会(KFF)的报告显示,美国有近 20% 的成年人因为医疗费用过高而放弃治疗。
- 教育对账:中国用户分享的大学学费(每年 5000 人民币)和免息贷款政策,让美国用户感叹不已。相比之下,美国的高额学费和沉重的学生贷款压力,显得格外刺眼。美国大学理事会数据表明,美国公立大学州外学生的平均学费每年超过 3 万美元,私立大学则更高,学生贷款债务总额已超过 1.7 万亿美元。
3. 信息差的消除与 “公知” 的崩塌
这场 “信息平权” 实验不仅让中美老百姓看到了彼此的真实生活,也让长期以来利用信息差谋利的 “公知” 和移民中介失去了市场。过去,他们通过编造 “美国梦” 和 “中国落后” 的叙事,赚取了大量利益。如今,随着信息差的消除,这些虚假的叙事瞬间崩塌。
有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直言:“我们每天都要宣誓效忠美国国旗,你们中国有吗?” 这个问题让中国用户感到惊讶,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所谓的 “自由世界” 并非想象中的乌托邦。据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约 70% 的美国民众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非常重要,而其中每天进行宣誓等爱国主义仪式的人群比例较高。
三、外贸人该如何做
1.建立小红书账号
对于外贸人来说,想要抓住泼天富贵,自然要开始布局小红书的内容营销。可以从产品故事、产品内容、生产视频、行业知识或实用技巧,吸引精准用户。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内容上,我们不仅仅是宣传产品,更要提供价值,例如,可以分享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搭配建议、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发布中英文内容,覆盖更多受众,吸引用户购买。
2.与kol合作
根据小红书特性,研究TikTok涌入用户的特点,找到与品牌定位相符的小红书 KOL,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找美国的,通过KOL的影响力自然地向目标市场种草你的产品,帮助提升品牌信任度。
3.精准标签
针对美国市场用户特点,精准的发布相关笔记,如产品的环保性、健康性、娱乐性,再结合小红书流行的生活方式话题,创建与“TikTok Refugee”相关的趣味内容,吸引更多美国用户关注,使用精准热度标签吸引用户。
4.及时复盘分析
对于发布的笔记,要及时利用小红书的站内数据分析工具,从数据上了解哪些内容对美国用户吸引力更大,从而优化内容和产品宣传方式,及时调整笔记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和留联。
在TikTok禁令即将生效的背景下,小红书意外迎来了一场全球化的流量狂欢。这场有意思的文化大碰撞也为全球化社交平台的探索带来了启发,让我们拭目以待小红书在未来的发展。
四、对我国外贸行业的推动
1. 跨境电商营销创新:以入驻创作者为桥梁,展示国内产品通过小红书内容营销走向国际市场案例,创新跨境电商营销模式。
2. 文化输出与品牌塑造:借TikTok难民创作传播,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内容,助力中国品牌在国际树立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3. 拓展外贸市场渠道:分析小红书海外用户市场潜力,通过创作者影响力开拓新外贸市场,增加产品出口机会。
4. 产业联动与升级:探讨小红书入驻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如供应链、物流、设计等产业升级。
五、小红书的挑战:信息平权的代价
小红书之所以能成为这场实验的载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 “无心插柳”。然而,随着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政治风险:美国政府是否会封杀小红书?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尽管小红书没有专门打造 “国际版”,但其全球化的用户规模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此前美国政府对 TikTok 等中国应用的态度表明,小红书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
- 内容管理: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合规运营?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小红书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国家对于内容的审核标准、隐私政策等存在差异,小红书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内容管理体系引入多语言审核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审核,确保内容质量与合规性。
- 用户体验: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小红书的内容质量和社区氛围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大量新用户的涌入可能会带来内容的多样性,但也可能导致信息过载、低质量内容增加等问题。
- 文化培训:为外国创作者提供中国文化、社交礼仪等培训,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中国用户,避免文化冲突。
六、机遇
1. 全球化内容创作与多元文化交流
- 跨文化内容融合:外国用户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兴趣和生活方式,平台上的内容将更加多样化,促进全球用户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例如,外国用户分享的本地生活、旅行、饮食等内容,可以吸引更多中国用户的兴趣,反之亦然。
- 文化碰撞与共鸣:平台可能成为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碰撞的场所,推动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丰富平台的社交生态。
2. 多语言用户增长与本地化发展
- 多语言支持:为了迎接更多外国用户,社交平台可能会加强多语言支持,提升全球用户的参与度。翻译工具和本地化内容也将帮助外国用户更好地融入平台。
- 地域化营销机会:平台能根据用户的地域特点、消费习惯等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推荐和广告投放,助力全球品牌打入中国市场,也为国内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
3. 跨境电商与全球购物趋势
-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随着外国用户的加入,社交平台将成为重要的跨境电商渠道。用户不仅可以分享全球好物,还能进行线上购物,直接与全球商家进行交易。
- 品牌全球化布局:平台的全球化用户为品牌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中国品牌可以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直接接触到海外消费者,同时,海外品牌也能在中国市场得到更大的曝光和营销机会。
4. 内容创作与全球影响力
- 全球网红崛起:随着外国用户的加入,内容创作者的来源变得更加多元,新的创作者有可能凭借独特的视角和全球化的内容获得更大的关注。这些创作者的影响力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国家,而是扩展到全球。
- 跨平台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交平台之间可能会开展更多的合作与内容共享,形成跨平台、跨地域的内容生态。
5. 社交电商与文化商品化
社交电商的全球化:外国用户带来的不同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也为社交电商带来了新的商机。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消费趋势,推出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文化商品化: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艺术品等可能成为海外市场的热门商品。平台用户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享,可能推动文化商品的跨境流通,形成独特的文化经济模式。
社交电商与商业变现:
产品推广:如果你有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小红书的社交电商功能进行推广。制作精美的产品图片和视频,撰写详细的产品介绍和使用心得,吸引外国用户的关注。同时,可以利用小红书的标签功能,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搜索排名。
代购与代运营:如果有渠道可以购买到外国用户感兴趣的商品,可以提供代购服务。在小红书上发布商品信息和代购流程,吸引外国用户下单。此外,还可以为一些品牌或商家提供代运营服务,帮助他们在小红书上进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内容付费: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内容付费的方式实现商业变现。

6. 内容多样化与精准定位
- 个性化推荐: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不同国家用户的兴趣点和需求,推动内容的精准推荐。通过算法和社交网络效应,用户的内容消费体验将更加丰富和个性化。
- 多样化的社交互动:不同地区的用户会带来不同的社交习惯和互动方式,平台可以根据这些差异创新更多的社交功能。例如,线上社交、实时翻译、异国文化交流等功能的创新,有望吸引更多国际用户参与。
7. 品牌国际化与内容全球传播
- 品牌国际化发展:品牌借助平台的全球化流量,可以推动其国际化发展。通过与本地创作者的合作,品牌能更好地进入目标市场,提升品牌认知度。
- 内容全球传播:通过平台的国际化,用户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内容,从而促进全球趋势的传播与流行。
8. 国际社交与跨境社交互动
- 跨国社交圈的建立:平台上的外国用户和中国用户可以建立跨国的社交网络,分享各自的生活和兴趣。这样不仅有助于全球用户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交联系,也促进了跨国的友情和合作。
- 社交互动增强:社交平台可以通过增加跨国互动功能(如多语言评论、实时翻译等),让不同国籍的用户能够无障碍地互动,从而提升平台的全球社交氛围。

七、写在最后
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流量的增加对平台来说固然是好的,但同时也可能改变小红书的内容审核机制。小红书现在面临着一个独特的挑战,即如何在大量西方用户涌入的情况下管理好这个平台。
中国和西方用户对内容审核和言论自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望,同时还要让他们去遵守中国的互联网法规。而迅速调整平台以适应这批非中文用户的涌入需要大量投资和基础设施变革,这可能与小红书目前的重点不符。小红书未来会如何应对,时间会给出答案。